靠昂貴的頭等艙、商務艙票價保證收入,靠低廉的經濟艙票價去爭取市場,這早已是民航業(yè)心照不宣的做法了。
最近,頭等艙的設計又翻了新花樣??湛凸就瞥隽艘豢睢鞍?黑”系列的頭等艙設計。簡單來說就是日間活動區(qū)域搭配夜間休息區(qū)域。前者包括一個座椅和一張就餐辦公兩用的小方桌,后者包括一個長約 2 米的床鋪,同時還附有儲物空間,從設計圖來看,床鋪被半包了起來,留有一個入口,私密性較好。日間和夜間區(qū)域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間,可以放下一張雙賓客桌子。這樣一套設計的總面積為 3.4 平方米,相當于半個標準家庭衛(wèi)生間的大小。
空客方面表示該設計最快將于 18 個月后完成上機裝配,但具體時間取決于每家航空公司需求的復雜程度。
在航空業(yè)不景氣的時候,航空公司首先對經濟艙進行了改造。波音 777 通過壓縮經濟艙座位寬度將一排的座位數從 9 個增至了 10 個,座位寬度為 17 英寸,波音上次采用 17 英寸的設計已經在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推出的 707 機型上了,數據是根據標準臀圍計算而來。未來,經濟艙的座椅寬度應該不可能再縮了。
然而,更窄的飛機走廊和座椅并未給航空公司帶來預想的收入增長。
2017 年國際航協的數據顯示,全球 5.3% 的國際航線兩艙旅客,在國際客運總收入占比達到 27.0%。前艙依然是收入增長的主要推力,尤其是商務艙。
由于頭等艙的上座率較低,頭等艙布局不再出現在執(zhí)行短航線的機型上,未來將更集中在長航線機型上。
2014 年起,中國三大航也逐步減少或取消了頭等艙。有趣的是,有些取消的頭等艙直接改名為商務艙,座位沒有大改動,唯一變化的是價格。調整后的公務艙價格較頭等艙價格下降了25%-35%。中國這里也有國企政府不同級別對艙位的限制影響,目前國航、東航都有采用頭等艙作為的虛擬公務艙。
近年來,隨著商務艙開始向 “套房” 的模式靠攏,頭等艙與商務艙在體驗上的差異正在縮減。
2016 年,達美的至臻商務艙提供了平躺式座椅,滑動式落地門、可調節(jié)照明等。每個座位均包括 Westin Heavenly機上專用寢具以及超大號羽絨被和仿羽絨枕,舒服度可想而知。2017 年,美聯航推出了采用了反魚骨設計的北極星商務艙為旅客提供了極好的私密性,頭腳同朝機頭的方向讓在 180 度平放座椅上小憩的旅客不受打擾。
美聯航通過一項商務旅客的調查發(fā)現,商務艙旅客只占旅客總量的 9%,而客票收入卻占了總收入的 45%。在一些越洋航線上,商務艙火爆而頭等艙遇冷的情況也頻頻發(fā)生。
昂貴的頭等艙也得拿點新東西出來了。這樣,頭等艙和商務艙之間的價格差異才能夠建立在一定的合理性上。
空客的“白+黑”設計就增加了每位旅客的活動空間使睡覺和起居都有了分明的區(qū)域。阿提哈德航空和阿聯酋航空在頭等艙內配備了空中淋浴設施,以緩解旅客的疲倦感。新加坡航空首先在巨無霸A380 的頭等艙中引入了雙人床設計,隨后東航也在頭等艙 F 艙的基礎上為 777-300ER 機型開辟了配備 6 個包廂式的豪華 U 艙,其中 2D、2H 兩個座位中間隔板可以降下拼成一個雙人床。這些都仿佛是一個集約型的“空中酒店”。
所有的服務和設計最終都以價格的形式體現出來,頭等艙的“地價”直線攀升。以東航的上海紐約航線為例,U 艙價格甚至達到了 8 萬元以上,相當于該航班約 14 張經濟艙票價的總和。
民航業(yè)的二八定律顯示 20% 的頭等艙和商務艙旅客能為航空公司帶來 80% 的收益。
如果這些新設計能夠給頭等艙的銷售注入一針強心劑,再加上商務艙的優(yōu)質體驗,那么航空公司可能即將迎來下一波收入的明顯增長。在此基礎上,航空公司也可以通過一些促銷讓利的活動來提振后艙的銷售。
(來源: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