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州空管站 戴發(fā)先? 溫州機場集團 周建忠
摘要:在此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影響下,航空港疫情防控重要性凸顯。本文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對國際航空港如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航空安全生產進行系統性思考,研究探討國際航空港在重大疫情影響下的運行機制,梳理防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解析防控工作的重點注意事項,為航空港重大疫情防控提供經驗。
關鍵詞:航空港 疫情防控 運行機制 注意事項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對航空港運行提出了重要挑戰(zhàn)。航空港作為大中城市對外最重要的交通節(jié)點之一,是防控阻擊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航空港疫情防控措施是否有效直接關系城市疫情防控成敗。我國部分客流量千萬級以上的國際機場是當前海外疫情重災區(qū)僑胞和留學生等歸國航班主要目的地,是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前沿陣地,疫情影響期間運行機制和防控措施值得研究探討。
航空運輸在重大疫情下的作用突出。
新冠疫情發(fā)生以來,航空運輸業(yè)遭受重大沖擊,航班量大幅下降,客流量巨減。但即使在各省份相繼宣布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全面暫停省際班車客運、省際包車客運和市際包車客運等情形下,各航空港基本保持開放運行,發(fā)揮航空運輸支撐作用。國內援助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湖北省時,援鄂醫(yī)療隊及抗疫物資的運送主要通過空運。疫情在海外蔓延后,國際援助抗疫航班保障和海外僑胞及留學生歸國更是依賴航空運輸。同時,疫情影響期間的必要生產生活物資保障很多都是通過貨機運輸來完成,民航局在4月15日發(fā)布會中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全貨機貨運量逆勢增長,共完成25.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4%。進入4月,順豐航空一周的航班量已經超過2019年“雙十一”業(yè)務高峰期的運行規(guī)模,單日航班量可達160個。
航空運輸的特性決定了其在重大疫情下的突出作用。一是快捷性??挂呔戎嬖诰o急性,航空運輸快速運送抗疫援助醫(yī)務人員和抗疫物資及時到達,能夠救助生命,減少感染規(guī)模,并有效穩(wěn)定民心。二是航空檢查的嚴格規(guī)范性。航空檢查在當前各項交通運輸服務中要求是最嚴格規(guī)范的,檢查高標準和各運輸環(huán)節(jié)易溯源,有助于防控疫情因人員流動造成擴散。
國際航空港疫情防控難度系數大。
一、內部防控和運行保障并重。作為一個交通樞紐,航空港在疫情影響下要維系正常運轉,內部防控任務本身就很重,一方面要根據所屬地疫情防控要求積極開展內部防控,另外一方面還需在做好內部防控的基礎上保障安全運行。
二、疫情防控主要關卡。國際航空港是城市對外重要門戶,是疫情防控的主要關卡,是當下嚴防海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關口。需要與屬地衛(wèi)生疾控部門無縫銜接聯動,對進港乘客落實體溫檢測、間隔防范等措施,對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乘客要做到盡快送診、及時調查落實密切接觸者、當天實行隔離醫(yī)學觀察,堅決切斷傳染源。疫情防控工作是航空從業(yè)人員運行保障額外疊加任務,工作量大,各環(huán)節(jié)的隔離防護要求高,對整體運行提出重大挑戰(zhàn)。
三、疫情防控特情多、精確預估難度大。重大疫情對于航空運輸本就是個大特情,但是大特情的背景下,小特情依舊多,不少事項好預估難精確,比如有發(fā)熱癥狀旅客數量范圍、機組及航空港工作人員是否感染等事項難以準確預估,導致精準保障難度大。
國際航空港重大疫情防控四點注意事項。
一、組織體系要完善。
建立完善的防控組織體系是防控工作順利推進的先決條件。一是組織體系必須要有統一指揮的領導機構,對疫情防控工作和航空運輸保障進行整體決策部署。重大疫情影響下,國際航空港運行機制發(fā)生重大變化,要求所有關聯單位共同參與完成聯防聯控,并與地方政府及疾控部門等互相配合。這個協作型聯防聯控組織需要統一指揮,確保指令清晰、信息暢通、執(zhí)行有序,精準解決疫情第一線問題。二是組織體系必須做到人員管理全覆蓋,確保防控無盲區(qū)。國際航空港內駐場單位眾多,除了機場,還包括空管、邊檢、海關、公安、航油、航信以及各航司等等,平時航空運輸重大保障任務或許不需要納入的單位和部門在此次防控工作中需要全部納入,尤其是與各駐場單位都沒有編制隸屬關系的航空港內工作人員(如航空港內各商業(yè)公司涉及的各類人員)和各類短期工作人員(如各單位建設施工等涉及的各類臨時性人員)等等,需要重點關注,確保防控體系對人員全覆蓋。三是組織體系必須做到防控任務全覆蓋,確保防控措施無疏漏。聯防聯控指揮部應下設信息組、處置組、運行保障組、環(huán)保組、后勤組、員工關愛組、應急維穩(wěn)組等、督查組等專項小組并根據疫情發(fā)展需要適時調整,每個專項小組明確牽頭單位、協作單位和配合單位,并細化主要職責。整個防控組織體系垂直分級管理,指揮部下各成員單位也應成立領導小組,并細化分工,確保防控措施落地。四是組織體系必須做到責任分工細致明確,確保防控任務落實高效迅速,防止推諉扯皮。每一項防控任務一定要對應到具體部門,做到任務和人員相對應。特別是涉及部門銜接任務或者部門協作任務的,要盡可能細化明確。
二、溝通機制要順暢。
溝通是否順暢對于防控工作順利推進至關重要。一是要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共享平臺。疫情防控涉及到方方面面,建立一個便捷高效信息共享平臺,信息收集、信息報送和信息傳達主平臺固定,可以避免信息混亂、缺失、滯后等情況,防止因信息不暢影響整體決策和防控措施執(zhí)行。當下微信群使用便捷,各級疫情防控組織都設立了專用微信群,相關重要信息均在群內發(fā)布,便于大家實時準確掌控防控態(tài)勢。二是要建立規(guī)范易行的信息共享機制。信息發(fā)布、傳達、收集和報送時間要相對固定,要有及時收悉反饋,要有專人負責。發(fā)布決策指揮信息要簡明扼要,同時說明要求。三是協作溝通要順暢。防控任務傳達要盡可能明確對接部門和人員,提前確立聯系方式,減少無效溝通。針對防控任務銜接,不同單位、部門之間協作需提前確定銜接流程,細化協作內容,說明溝通商討機制,方能溝通高效,配合默契。四是遵循相同原則建立分層級溝通機制。國際航空港內機場、空管、邊檢、海關、公安、航油、各航司等單位和地方衛(wèi)健等單位應按層級也都建立相應的溝通機制,確保各家單位內部的溝通順暢,上傳下達執(zhí)行到位。五是要建立重大疫情信息發(fā)布及輿情應對機制。在重大事件發(fā)生時,普通民眾不明就里,容易輕信流言蜚語。一旦有謠言傳播、滋長,很容易增加民眾不安感,甚至造成集體性恐慌。建立重大疫情信息發(fā)布及輿情應對機制,發(fā)出權威和理性的聲音,能夠幫助民眾消除不安,增進信賴,為疫情防控營造更積極的氛圍。
三、多重任務要有序。
民航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確保疫情防控物資、醫(yī)護人員以及特殊旅客運輸不斷航。疫情防控打破了原有正常運行模式,國際航空港需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民航安全運行,建立應急狀態(tài)與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民航運輸秩序,充分發(fā)揮航空運輸支撐作用。一是根據疫情影響程度,按屬地要求做好內部防范。在做好社區(qū)、家庭和上班出行等防控措施基礎上,加強員工教育,嚴格做好單位內部防控工作。重點保障防控物資供應,做好運行一線的衛(wèi)生防疫工作,嚴格控制無關人員出入,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保證一線人員身體健康、工作正常。要求運行部門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崗位排班事宜,做好人員應急備份工作,重點崗位要有充分的備勤措施。部分重要工作系統、工作平臺要根據情況考慮異地備份措施。同時應按照屬地要求的疫情防控措施,建立與疫情防控部門的聯動機制。二是按照民航安全運行規(guī)范做好航班保障,重點保障抗疫航班。安全是民航業(yè)的生命線,越是在疫情防控這種關鍵時刻,越是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線,杜絕在防疫期間發(fā)生安全事故或有影響的事故征候和嚴重不安全事件。在安全運行標準不降低的基礎上,將醫(yī)護人員、疫情防控物資緊急運輸作為“最優(yōu)先級”進行保障。各單位提前充分做好協調對接工作,就航班保障流程和保障細節(jié)等方面進一步加以明確和落實,力爭以最高效快速的聯動和最安全優(yōu)質的服務保障抗疫航班。三是根據國內外疫情發(fā)展變化趨勢和階段性特征,因時因勢做好針對乘客、機組等人員的疫情防控及處置工作。在海外疫情日趨嚴重,外防輸入成為國內疫情防控首要任務后,各駐場單位應慎終如始、持續(xù)不懈,做好入境旅客手續(xù)辦理、健康排查、移交隔離等工作,并形成嚴格的閉環(huán)管控,嚴防輸入。
四、特情保障要充分。
疫情之下,國際航空港內各單位均嚴陣以待,出臺相應應對措施,制定相關應急方案。但是疫情發(fā)展變化中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思想上足夠重視,特情預估和特情準備足夠充分,應急方案內容完備,方能臨危不亂。一是防疫物資準備要有計劃性、預見性。重大疫情影響下,防疫物資容易出現搶購緊缺,應該提前積極購買或籌措,為下一步防控工作做好充分準備。二是內部防范要充分做好備勤管理。各單位都有做備勤方案,但是如果國際航空港內值班崗位有工作人員感染,造成部分或大量工作人員集中隔離,備勤制度還要根據疫情發(fā)展不斷調整優(yōu)化。三是涉及疫情防控的航班保障方案要有靈活性。疫情影響下,航班運行涉及管控環(huán)節(jié)增多,不確定性大大增加,有時一個防疫物資航班的成功執(zhí)行需要多方協調,執(zhí)飛方案也是多次變更,航班保障方案要隨之靈活易執(zhí)行。四是突發(fā)大量乘客聚集性疫情或航空港運行保障人員聚集性疫情下,聯防聯控綜合調配保障能力要跟上。此類情況直接會導致處置工作人員、轉運車輛、隔離場地等多方面資源緊張,需要提前充分預估,保證綜合調配保障能力能應對常態(tài)化防控中的特情。五是后勤保障要能應對突發(fā)情況。疫情影響期間對后勤保障要求比平時大大提升,防疫物資、隔離場所、運轉車輛、衛(wèi)生消毒、飲食供應等等方面會有很大不確定性,對于某些方面突增的需求要有應對措施。來自疫情嚴重地區(qū)航班的突增、到達航班乘客感染人數眾多等特情,后勤保障工作必須有充分準備。六是心理關愛要到位。疫情讓不少乘客焦慮、恐懼等情緒增加,連續(xù)作戰(zhàn)也讓航空港工作人員壓力大增,情緒易起伏。防控布置還需安排好心理關愛行動,為乘客耐心宣講和解釋疫情防控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對隔離乘客和壓力大增的員工開展心理疏導,幫助解除心理焦慮。七是督察機制要有實效。督察部門要對防控工作部署執(zhí)行情況嚴密監(jiān)督,并對各級干部職工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履職擔當情況進行考察,對防控任務執(zhí)行不力、聯動不暢、推諉扯皮等各類影響防控工作的,要立即督促整改,懲處相關責任人,對敢于擔當,認真落實防控任務,工作成效顯著的,要有相應的獎勵機制及時予以激勵。
思考
新冠疫情一方面對人們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給民航業(yè)帶來巨大沖擊,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實戰(zhàn)演練機會,國際航空港整體保障能力得到一次系統檢驗。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國際航空港應該從疫情影響中發(fā)現機遇,從實戰(zhàn)演練中發(fā)現短板,挖掘機會,通過不斷整改提升,努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一、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應急物資在應急管理中起基礎性作用。必須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重要內容,加強對突發(fā)事件的科學預判,對應急物資儲備作出科學規(guī)劃,做到關鍵時刻頂得上。要增強國際航空港應急物資的籌集能力,對短期出現的物資供應短缺,要有足夠的資源調配能力,能夠團結各方,充分利用政府、市場以及社會力量。在應急救援物資管理上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結合、節(jié)約高效的原則,推動國際航空港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二、提升聯防聯控水平。非典以后,我國發(fā)布實施《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民航系統也頒布了《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民用航空應急控制預案》,總體上,國際航空港會根據各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發(fā)布的突發(fā)公共事件預警信息,按民航局要求做好啟動相應應急預案準備并采取相應預防控制措施。從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來看,聯防聯控在重大疫情防控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國際航空港需要積極對接政府各級職能部門和社會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響應能力。同時,國際航空港應加強內部聯動單位的資源整合,聯防聯控體系各單位要協調配置軟硬件資源,形成資源共享機制,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加快推進智慧民航建設。智能科技手段的應用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疫情預警、信息化管理、健康二維碼應用、大數據排查、智能檢測、智能測溫等多方面,有著高效、便捷、安全等特點,彰顯了科技應用在民航服務業(yè)的重要作用。國際航空港內各單位應結合應用需求,認真研究分析,找準方向,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智慧系統、智能化設備設施的研發(fā),加快智慧民航建設的推進。
未雨綢繆方能有備無患。當前全球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還有著很大不確定性。國內各航空港并未出現運行人員聚集性疫情等特情,還需繼續(xù)按照中央要求,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完善常態(tài)化防控機制,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