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2日報道,被島內(nèi)媒體譏諷為“蚊子機場”的恒春機場,竟然有長達3年沒有任何民航機起降,即使今年3月底試辦開放國際包機,至今也沒有業(yè)者來申請,直到8月中旬,才終于盼到首架飛機降落,雖然只是訓練用的小飛機,但已令駐場人員相當興奮。臺當局“民航局長”林國顯表示,兩年內(nèi)不會有關場計劃。
過去3年,恒春機場除臺灣軍方和空勤總隊直升機起降,其余則為研究或測試用的無人機,沒有任何民用航空器起降,機場還被迫轉(zhuǎn)型為鐵馬驛站、校外教學場地,以求生存。直到上個月中,才有第一架訓練用民航機在跑道降落,駐場人員看到難得的景象,紛紛上前合影留念。
恒春航空站主任韓瑞生表示,8月16日安捷飛航訓練中心的訓練機從臺東機場出發(fā),沿著海岸線飛行抵達恒春機場,測試飛行程序起降,降落時塔臺、消防人員也配合演練,確實是3年來首次有民航機起降。
恒春機場于2004年啟用,當時有華信、復興、立榮等3家航空公司進駐,3年后華信、復興航空退出,留下立榮航空獨家經(jīng)營,不過旅客人次不斷下滑,旅客量從2004年的23000多人次,到2014年只剩768人次。立榮航空表定上仍有每周二、周四的定期航班,但強烈的落山風、旅客需求量低,再加上機隊更換后飛航標準提高,2014年9月到現(xiàn)在的航班全數(shù)取消。
據(jù)悉,恒春機場的編制僅10人,包括主任1名、工務員與航管員各1名,以及消防隊7名,并與航特部互相支援維持機場運作,一年的人事、維修費約2000萬元新臺幣;近5年的硬件設備折舊,每年平均約5300萬元新臺幣。
不過,林國顯表示,兩年之內(nèi)不會有關場計劃,2年后會檢視恒春機場國際包機試辦成果,觀察各項指標,再向“行政院”報告。
林國顯說,目前屏東縣政府已委托旅行社湊團包機,臺“民航局”則會檢視機型、駕駛經(jīng)驗等,硬體則維持現(xiàn)狀,等待試辦結(jié)果再做決定。
在臺灣最南端的恒春半島,斥資5.3億新臺幣建成的恒春機場,自2004年1月10日由時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陳水扁搭著專機首航之后,雖然當?shù)赜^光客不少,無奈受到落山風、軍方火炮演習以及候鳥影響,航班經(jīng)常停飛,不是改到高雄起降,就是取消航班;旅客怕被放鴿子不敢光顧,惡性循環(huán)下,這條航線的旅客越來越少,載客率慘不忍睹,航空公司飛1班虧1班,航班于是一減再減,從最風光的每天5班淪落至如今這種慘況。(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